青椒是甜椒的未成熟果實,其低熱量、高纖維、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腸胃不佳和痔瘡患者應適量攝取。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青椒帶有較強烈特殊「椒味」,讓許多人又愛又恨,其實青椒是甜椒的未成熟果實,其低熱量、高纖維、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腸胃不佳和痔瘡患者應適量攝取。
一年四季都有栽培青椒,也可以稱作「甜椒」,愈成熟的青椒含有的辣椒素愈多,便會從綠色變成紅色。
青椒功效
青椒營養價值很高,具維持健康、養顏美容和幫助排便功效,每100克青椒含有熱量24大卡、膳食纖維3公克、維生素A4 56微克、β-胡蘿蔔素269微克、維生素C 107.5毫克及鉀196毫克。
維持健康:青椒含有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能促進皮膚健康;維生素C具抗氧化作用,降低身體發炎反應。
養顏美容:青椒含有豐富維生素C,能夠促進膠原蛋白形成,延緩皮膚老化。
幫助排便:青椒含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及促進腸道蠕動。
圖/FREEPIK
食用青椒注意事項
青椒可以生吃,不過更建議炒著吃,因未成熟的青椒口感較苦澀,且有淡淡辣味;成熟後的青椒則肉質更厚、水分多,口感更脆口美味,比未成熟的青椒更適合生吃,同時,生吃較不會流失營養素,可補足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
青椒有時苦、有時甜,其苦澀味道是因為「槲皮素」,將青椒籽及內部白芯去除後,以熱油煸炒再料理,既能保持青椒色澤,還可降低其氣味,讓口感變香甜。
圖/FREEPIK
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人每日建議維生素攝取量為100毫克,上限則是2000毫克。
青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天只要吃1顆拳頭大小(約100克),就能攝取到每天所需的維生素C含量。
因青椒含豐富維生素A、B、C、K 與鐵、磷、鉀等礦物質,幫助身體抗發炎、抗老、助排便等,但攝取過多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尤其腸胃不佳者和痔瘡患者應適量攝取。
腸胃不佳者:青椒富含辣椒素,對腸胃虛弱者而言具刺激性,攝取過多恐引起腸胃不適。
痔瘡患者:青椒含有辣椒素、槲皮素等刺激性物質,可能使痔瘡更嚴重,甚至造成出血問題。
網傳青椒不能和黃瓜、南瓜、胡蘿蔔一起吃,因為這些食物存在維生素分解酶,若兩者同時食用,青椒中的維生素C會被破壞。
根據新北市藥師公會資料指出,此種物質通常為植物本身的防禦機制成分,可能會使維生素C氧化,不過因為含量不高,因此吃了也沒關係。
圖/資料照片
青椒挑選及保存
選購青椒並非愈大愈好,首重表皮是否翠綠光滑,形狀是否飽滿、完整,且避免損傷、腐爛。
建議挑選果形端正,形狀完整且飽滿;表皮皮薄肉厚,果面平滑且色澤鮮明;青椒無損傷和腐爛等情形;蒂頭若是枯萎,就表示不夠新鮮。
若是放常溫保存青椒,陽光直射能保存1、2天,陰涼處則可放到4天左右;短時間內能吃完,只需要冷藏保存即可。
將青椒清洗乾淨,用廚房紙巾擦乾,再用廚房紙巾將青椒包起來,放進夾鏈保鮮袋中封好,冰箱冷藏即可。
#青椒,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