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童養成吃水果當點心的習慣,取代食用含糖飲料或點心才能補充營養。圖/123RF
文/灃食客蔬食季刊
正值發育期的學童,下課時間經常呼朋引伴到學校福利社或便利商店去「覓食」。許多家長納悶,孩子都有吃正餐,為什麼下課還需要去買點心呢?
為何感覺吃不飽
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童三餐吃了什麼?除了中餐有學校營養師顧著,學童的早餐有些是在學校附近早餐店隨便吃,下午又吃不健康的點心。
以傳統早餐店經常供應的煎蛋餅、蘿蔔糕來說,雖然分量不多,但吃下去的油量卻很驚人。速食餐廳的炸薯餅雖鹹香酥脆,但一片所含的脂肪,可能占一天油脂攝取建議量的25%以上。此外,便利商店各式口味的麵包,也隱藏許多油脂及糖,若再搭配一杯奶茶,更是不得了。
這些看似豐富的餐食,大多屬於精製食物,具升糖指數較高的特性,吃下去後血糖急速上升,僅維持短時間後又快速下降,造成學童有吃不飽的感覺,更可能在血糖較低時又額外吃進更多熱量。
培養學童正確的擇食觀念,天天5蔬果,才能補充足夠的營養。圖/123RF
膳食纖維營養素
長期的不良飲食型態,容易導致全穀雜糧及蔬果攝取不足,進而使學童缺乏礦物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等必要的營養素,影響孩童新陳代謝、免疫能力,甚至腦部發展,非常值得爸媽們注意!
培養學童正確的擇食觀念,家裡長輩要以身作則,盡量選擇原態食物為主。在主食上像糙米、蕃薯等未精製的全穀雜糧類,不僅富含膳食纖維,也提供維生素B群、維生素E等營養素。此外,維持天天5蔬果,至少3份蔬菜,其中1份為深綠、深黃、或深紅色蔬菜。同時要讓學童養成吃水果當點心的習慣,取代食用含糖飲料或點心,這樣才能補充營養。
此外,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不僅可調節食欲,提供飽足感,更可讓學童不會一天到晚想要找點心、吃零食。
速食炸薯餅多屬精製食物,容易造成學童有吃不飽的感覺。圖/123RF
孩子成長過程需要糖嗎?
甜食、含糖飲料、烘焙食品是許多人喜愛的食物,但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吃進許多的「糖」,這與肥胖、蛀牙,甚至是青春痘等許多問題息息相關。孩子成長過程中,糖是需要的嗎?
糖過多阻礙生長
研究發現,孩童在攝取含糖飲料後會減少分泌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是孩童長高的關鍵物質,因此有醫師建議小孩盡量少喝含糖飲料,以避免攝取過多的糖造成兒童肥胖,影響其身體健康。此外,研究也發現攝取過多的糖會抑制免疫系統,可能讓小孩容易得到感冒。
國外研究發現,糖可能有成癮性,青春期若習慣攝取含糖飲料,可能會造成頭痛、專心度下降等問題,因此平時應該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被「糖」控制。
研究發現攝取過多的糖會抑制免疫系統,可能讓小孩容易感冒。圖/123RF
多少糖量才適合
糖,當然要愈少愈好。但糖又是常見的調味料,很難在生活中避免,那要吃多少量才健康?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以每日熱量2000大卡計算,一日不得超過50克,而只要一杯全糖的珍珠奶茶、碳酸飲料、果汁……等就超過標準,所以學童和青春期的孩子都要注意含糖飲料的攝取,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飲食習慣可以從小養成,應妥善教育孩子,避免養成愛吃糖、喝含糖飲料的習慣,除了白開水之外,建議家長可以用鮮奶取代飲料,每天至多1.5-2杯的鮮奶,不僅少了糖的負擔,還可補充鈣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素,有助於促進小孩成長。
孩子吃糖與肥胖、蛀牙甚至是青春痘等許多問題,息息相關。圖/123RF
共度親子同樂烹飪時光
不管多麼忙碌,作為父母一定都想用健康飲食來照顧自己的孩子,如果可以在料理過程中,讓孩子一同學習、認識食材、了解食物多麼得來不易,既能兼顧營養均衡又可親子同樂,那是再好不過了。
一些國家對孩子的飲食教育推廣已久,例如:法國或日本,料理可以讓小朋友學習品味、專注以及練習自制力。在料理過程中,孩子也能學習食物的相關知識,進而珍惜食物。要讓小孩進廚房,一定會有些疑慮,例如:怕孩子不小心燙傷、或是被刀具割傷,所以事前準備很重要。
讓孩子一同學習、認識食材、了解食物多麼得來不易,既能兼顧營養均衡又可親子同樂。圖/123RF
安全為要 方便有趣
首先,避免小朋友接近火源,並將鋒利的刀具收好,餐具、器皿換為較不易碎的材質,如:塑膠或不鏽鋼。因此可以先將食物煮成半成品或切成小塊,讓孩子執行的步驟簡化,只要做捏製、擺盤、攪拌即可。最容易上手的就是從甜點、烘焙類開始,讓孩子壓製麵團、捏製造型,若是學齡前的兒童,還能訓練手指的運用。或者利用已烤好的海綿蛋糕,與孩子一同使用新鮮水果、優格與巧克力粉等做裝飾、堆疊或練習擠花。
鹹食部分,準備好塔皮,讓孩子自行加入已料理好的馬鈴薯、紅蘿蔔塊,或是玉米粒等等。同樣也可以運用台灣人喜歡吃的潤餅,將食材準備好,孩子只要負責包,既有成就感又可依自己喜歡的分量搭配。再進階,一起做湯圓、餃子等,都是很好的選擇。掌握這幾個原則,就可以安全地完成有趣的親子料理。
灃食‧客季刊NO.5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