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奕寧台北報導】牛蒡原產於日本,常見的品種有柳川和美白,3、4月為產期,主要產區在屏東、台南、嘉義及雲林等地,因形狀酷似人蔘且營養價值高 ,有大力蔘美名。
屏東歸來是最早且最主要的栽培地區之一,因有特殊粘板岩老沖積土及大武山麓水脈,在日治時期選定作為牛蒡種植地,民國70至80年代極盛時期,種植面積曾達100公頃。
牛蒡因褐色且外型細長似牛尾,早期稱「牛房」(即牛尾巴),後逐漸演變成「牛蒡」。
圖/123RF
牛蒡根部深植土中,可長達120公分,吸收土壤營養、礦物質和酵素等,食用部位為牛蒡根部,富含鈣、磷、鐵、維他命、膳食纖維、胡蘿蔔素、蛋白質和菊糖等營養。
牛蒡料理方式多,不論是炒食、油炸、涼拌、製成零嘴、煮湯或煮茶都相當美味,不僅常做成小菜,也可作為藥膳使用。
牛蒡表皮帶有甜味及營養,洗淨後以湯匙輕刮去除較粗的表皮即可,再切成絲或以刨刀削成片備用,建議削完立即放進清水或醋水中浸泡,以免氧化變黑。
圖/資料照片
#牛蒡,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