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Search
客家傳統飲品擂茶 潤肺健脾祛風寒
|2025-02-18
  • 字級
  • 1426觀看次數

擂茶是客家傳統飲食文化改良後,將茶葉、穀物和堅果等食材放入陶碗中,研磨成粉、加水、糖粉或牛奶沖泡,即成為香氣四溢的健康甜品。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天氣冷最適合喝杯溫暖飲品,而擂茶正是一個好選擇、香氣十足,它是客家傳統飲食文化改良後,將茶葉、穀物和堅果等食材放入陶碗中,研磨成粉、加水、糖粉或牛奶沖泡,即成為香氣四溢的健康甜品。

擂茶由來

客家委員會的介紹資料提到,客家擂茶與東方美人茶(白毫烏龍)、酸柑茶,並列客家三大茶,是客家人常用來招待貴賓的茶點,擂茶色澤與日式抺茶相似,都屬於較濃稠的飲品。

擂茶又名三生湯,名稱由來是三國時代將士染上瘟疫,無力前進,當時軍中有名草醫獻上祖傳的除瘟祕方,將生茶、生薑、生米磨成糊狀後,以開水沖食,從此擂茶名稱便因而流傳開來。

擂茶基本材料左上為五殼粉,右上為花生,左下為黑白芝麻,右下為高山烏龍。圖/資料照片

「擂」有研磨之意,研磨工具是陶缽和木棒,與一般抺茶不同,抺茶沖的是粉,擂茶則是先用陶製的擂缽,將茶葉、花生、芝麻等五穀雜糧原料用木棒研磨成細粒狀,再沖入熱水調勻,最後加入米籽後食用。

土城明師中醫診所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表示,在過去擂茶是鹹的口味,現今所喝的改良版擂茶,將茶葉、穀物和堅果等材料放入陶碗中研磨成粉、加水、糖粉或牛奶沖泡,成為香氣四溢的健康甜品。

圖/資料照片

擂茶益處

擂茶食材包括綠茶、五穀米、南瓜子、黑芝麻及花生,因含有許多穀物,所以研磨過後呈半糊狀,具充飢解渴兼保健養身功效。

王大元說明,茶葉能祛除風寒、明目清肝、潤肺健脾。《本草綱目》也提到,「茶苦甘微寒無毒,能利小便,去除痰熱,止渴,令人少眠,下氣消食」。

綠茶:兒茶素能抗氧化、降低動脈硬化和預防齲齒。

五穀米:富含維生素B群,有助修復神經系統。

南瓜子:預防前列腺相關疾病。

黑芝麻:保護心血管系統、預防貧血。

花生:預防冠心病,延緩腦功能衰退和增強記憶力。

圖/資料照片

注意事項

王大元提醒,儘管擂茶營養價值高,仍需留意選擇非油炸、未調味的堅果,避免愈喝愈上火;每日堅果攝取量約1湯匙(約8至10公克),食用過量有害無益。

綠茶含咖啡因,會使中樞神經興奮,盡量在下午2時前飲用完畢,避免影響睡眠品質;另,也不宜空腹食用擂茶,盡量餐後1小時內飲用,以免胃食道逆流。

他提醒,因花生可能含有黃麴毒素,恐誘發腸胃炎和肝癌,須特別留意食材新鮮度。

資料來源:「擂茶」抗氧化還保護心血管!中醫:喝須把握「這原則」避誘發癌

圖/資料照片

#擂茶,

2025-02-18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活動首頁 相挺來呷飯 相挺請呷飯 預約復蔬餐 會員查詢 餐廳申請加入 店家管理中心 聯絡我們
美食報導
蔬食地圖

使用社群方式登入

請填寫以下資料成為會員

會員註冊

更新驗證碼

註冊 已有帳號,登入會員

使用社群方式註冊

蔬食地圖

餐廳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登入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