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時節,每日飲用一杯紅棗養生茶飲,可以舒緩情緒、增添免疫力。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送走秋老虎,寒露時節從八日開始算起,約莫兩周內,天氣變得乾燥、晝熱夜涼。中醫師表示,寒露時節天氣變化大,是流行性感冒好發時節,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多喝紅棗茶,也不失為「寒露防流感」的最佳養生茶飲。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指出,從中醫角度來看,此節氣最大特點是「燥邪傷肺傷胃」。此時期較常出現皮膚乾燥、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的情況,甚至會有不少人發現自己的毛髮變得容易脫落,飲食稍有不慎就出現大便祕結等症狀。
所以,養生重點為「養陰防燥、潤肺益胃」。賴睿昕提醒,同時也要避免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可能耗散精氣與津液的行為。
白色食物 滋陰潤肺
《黃帝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風邪、寒邪傷害人體,其實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身體內「正氣不足」,邪氣才有可能乘虛而入。
賴睿昕表示,防止受邪的重點,就是培養自身正氣。我們平時可以從「養生飲食」及「按摩穴位」來養肺,時常以「治未病」的思想,來指導自己過好生活。
由於肺部系統「喜潤惡燥」,平時可多吃白色滋陰的食物如白木耳、水梨、山藥、百合、蓮子、蓮藕等,都是中醫認為可以滋潤呼吸道的「養肺」食物,平日可以當做點心或茶飲。
她也提醒,但如果是臉色蒼白、手腳冰冷、大便稀軟,一吃涼食就腹瀉的虛寒體質,滋陰型食物如百合、白木耳、水梨等就不宜多吃;或者,可於茶飲中加些紅棗或生薑,來調和寒性。
中醫師建議,虛寒體質者,可於茶飲中加些紅棗或生薑來調和寒性。圖/pexels
按兩穴道 可驅風邪
賴睿昕說,以「經絡養生」來看,肺與大腸相表裡,互相影響,因此養肺顧氣管,可按摩這兩條經絡上的穴位,用手指指尖按壓穴道,每次約5至10秒鐘,持續3分鐘。
1.「合谷穴」:大腸經上的穴位,位於手掌虎口,近食指掌骨骨頭處,有助疏散風邪,為日常保養穴。
2.「少商穴」:肺經上的穴位,位於大拇指指甲根部,能緩和咽喉疼痛。
喝養生飲 紓壓助眠
賴睿昕提醒,「秋燥」會抑制肝氣,肝氣鬱結就容易悶悶不樂、產生各種情緒問題。所以,秋天開始,許多人會有比較憂鬱的情緒,不論是否「為賦新詞強說愁」,心情壓抑也會降低人體免疫力。
此時節,可每日飲用一杯「寒露養生茶飲」舒緩情緒、紓壓助眠。成分:甘草6克、浮小麥6克、麥門冬6克、紅棗5顆,以500CC熱水沖泡成茶飲。
總之,寒露時節天氣變化大,是流行性感冒好發時節,除了勤洗手,公眾場合戴口罩之外,作息飲食一定要正常、均衡,以增加免疫力;如此,除了預防流感,也才能真正體會「天涼好個秋」的美好況味。
寒露時節天氣變化大,作息飲食一定要正常、均衡,以增加免疫力、預防流感,進而體會「天涼好個秋」的美好況味。圖/pexels
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