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Search
葡萄滋味酸甜 這樣吃更營養
|2025-06-30
  • 字級
  • 924觀看次數

葡萄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水果,且葡萄籽具強大抗氧化及去除過氧化自由基的能力,連籽食用更營養。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葡萄酸酸甜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還可以製成果乾、果汁以及入菜,不同種類的葡萄也有不同功效,它們都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水果,營養師指出,葡萄籽具強大抗氧化及去除過氧化自由基的能力,連籽食用更營養。

葡萄種類

葡萄水分多、外皮薄、果肉多,吃起來香甜多汁,是不少人愛吃的水果之一,也是全世界栽培面積最廣的水果。

葡萄可直接食用、製成果乾或果汁,葡萄籽也可榨油,而市面上的葡萄有許多品種,根據顏色可分為紫黑色、紅色及綠色系葡萄,常見品種包括巨峰葡萄、蜜紅葡萄和進口綠無籽葡萄。

巨峰葡萄:果粒呈圓形或橢圓形,果皮為紫黑色,果肉透明,肉質軟而多汁,是台灣生產最多的品種。

蜜紅葡萄:1980年代初期由中興大學自日本引進,果粒較大,果皮為鮮紅色,具濃厚果粉。

進口綠無籽葡萄:1876年由蘇格蘭引進美國,果皮厚度中等,果肉半透明,肉質硬脆,甜度高。

巨峰葡萄。圖/資料照片

葡萄功效

葡萄營養價值極高,含豐富的葡萄糖、果糖、維生素B、C、葉酸,以及鉀、鈣、銅、磷等礦物質,能幫助睡眠、預防糖尿病與促進視網膜健康。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分享,葡萄的營養成分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

綠葡萄:綠葡萄的維生素C含量高,助膠原蛋白生長、抗氧化。

黑葡萄:黑葡萄中的維生素B1相對高,有助能量代謝與提升免疫力。

紫葡萄:紫葡萄含較高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幫助維持人類視力正常和生長發育。

紅葡萄:紅葡萄每100公克約60大卡,是葡萄中熱量最低者,含豐富的花青素和多酚類,有強大的抗氧化及抗發炎能力。

圖/FREEPIK

食用注意事項

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每天每人水果可食用量為2至4份,葡萄1份約是10至13顆,所以每天約可吃10至40顆葡萄,但仍建議攝取多樣水果,以達到營養均衡。

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分享,雖然葡萄甘甜可口又營養,但吃太多可能會出現上火、口渴、脹氣、便祕或腹瀉等症狀。另,葡萄含有大量葡萄糖,食用後被人體吸收,容易使血糖上升,因此糖尿病患者須注意攝取量。

王大元指出,每100公克的葡萄只含有0.1毫克的鐵質,且深紅或紫色葡萄是因為植化素,而非鐵質的緣故,且葡萄補血效果有限,若要補充鐵質,建議吃紅鳳菜、髮菜、紫菜或黑芝麻等。

營養師李青蓉表示,葡萄皮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如白藜蘆醇、花青素、前花青素;葡萄籽中也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及去除過氧化自由基的能力。

而葡萄表皮有白色粉末,它是葡萄天然產生的一種「果粉」(bloom),主要是由植物蠟形成,用清水簡單清洗後,即可食用。

圖/FREEPIK

挑選與保存

葡萄品種多,品質也根據栽種方法有所不同,選購葡萄時,應優先觀察形態、果穗及果色。 

形態:果實飽滿、粒粒均勻,無傷痕或綠色小果粒混雜。

果穗:果粒緊密牢固,整串呈圓錐形,無脫粒。

果色:果皮顏色均勻,帶鮮綠果梗,白色果粉完整附著為佳。

圖/FREEPIK

葡萄食用前不要碰到水,否則容易腐敗,買回家若沒有馬上食用,可先用紙包覆,放在冰箱暫時冷藏。

避免碰到水:葡萄食用前不要碰到水,否則容易腐敗。

避免使用塑膠袋:葡萄存放在密閉環境內,容易滋生溼氣,導致發霉。

使用透氣的紙袋或保鮮盒:內墊1層廚房紙巾,幫助吸收多餘水分。

存放在冰箱的蔬果室:避免與氣味重的食物放在一起。

資料來源:葡萄1天只能吃●●顆?吃葡萄要吐皮嗎?教你「超營養1吃法」連籽一起吃

#葡萄,

2025-06-30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活動首頁 相挺來呷飯 相挺請呷飯 預約復蔬餐 會員查詢 餐廳申請加入 店家管理中心 聯絡我們
美食報導
蔬食地圖

使用社群方式登入

請填寫以下資料成為會員

會員註冊

更新驗證碼

註冊 已有帳號,登入會員

使用社群方式註冊

蔬食地圖

餐廳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登入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