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化素讓植物有顏色、香氣,有益人體健康。圖/123RF
【本報綜合報導】蔬果中的「植化素」是天然色素,許多研究證實植化素可預防癌症,其中黃橙色植化素可減少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紅色植化素可降低罹患攝護腺癌、胃癌風險,也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植化素要從新鮮蔬果中攝取,才能得到全方位的營養。
植化素會讓植物有顏色、香氣,有益人體健康。門諾醫院營養師張矞婷建議,不要吃加工品,即使是市售的蔬果汁也可能會有糖分過多的問題,可自己搭配蔬果打成蔬果汁,確保新鮮度與食品安全。蔬果植化素要多元攝取,色彩愈豐富愈好。
紅色:強效抗氧化 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
紅色蔬果植化素種類有茄紅素、花青素、辣椒素等,張矞婷表示,紅色植化素有強效抗氧化,降低癌細胞變異風險的功能,尤其茄紅素的抗氧化能力比β-胡蘿蔔素高2倍,可降低細胞突變的可能性。
另外,茄紅素與花青素有抗發炎的功能,可降低慢性發炎對癌細胞的促進作用,減少癌細胞增殖。也能保護血管健康,花青素可增強微血管彈性,減少血管內皮損傷,降低動脈硬化風險,在預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含有紅色植化素的蔬果,茄紅素有番茄、西瓜、紅甜椒、紅葡萄柚等;花青素有紅石榴、蔓越莓、草莓、覆盆子、紫甘藍等。茄紅素需加熱並搭配油脂,像是番茄煮熟或熬煮成醬汁,再加上橄欖油,可提高茄紅素吸收率2~3倍。富含花青素的莓果則建議生食,避免高溫破壞花青素的抗氧化力。
圖/FREEPIK
黃橙色:保護眼睛 可清除自由基 增強免疫力
黃橙色植化素種類有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薑黃素、黃酮素、檸檬黃素等,張矞婷指出,β-胡蘿蔔素,有抗氧化的作用,可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DNA,降低細胞癌變風險,增強免疫力;也能促進視力健康,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可減少黃斑部病變與白內障發生機率,還可轉化為維生素A,提高癌細胞清除率。
含黃橙色植化素的蔬果,有胡蘿蔔、地瓜、玉米、南瓜、芒果、木瓜、鳳梨、黃椒等。最佳攝取方式,建議搭配健康脂肪,如橄欖油、堅果、酪梨,主要原因是其中的β-胡蘿蔔素為脂溶性,與油脂一起攝取可提高吸收率。也要適度加熱,像是胡蘿蔔、地瓜燉煮,經過加熱後可釋放更多營養。
綠色:調節膽固醇水平 提升新陳代謝 促進腸道健康
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植化素成為營養學界關注的焦點。這些由植物自然合成的化合物,雖然不是人體必需營養素,卻對健康有極大的助益。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廖國帆醫師說,植化素與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不同,植化素不是人體必需品,而是對健康有益的補充品。亞東醫院張庭瑜營養師也說,植化素具有功能性而非必需性,植化素種類繁多,每種功能也不同。
綠色植化素種類包含葉綠素、兒茶素、吲哚、多酚類等,廖國帆說,綠色蔬果含有葉綠素與兒茶素,能夠幫助調節膽固醇水平與促進腸道健康;此外,綠色蔬果中的植化素對於調節身體機能有幫助,例如兒茶素具有抗發炎與提升新陳代謝的效果,適量攝取有助於維持健康。
綠色植化素代表蔬果有菠菜、綠花椰菜、奇異果、甜豆、青椒、小黃瓜、茶葉、蘆筍、酪梨等。老年人適合攝取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深綠色葉菜,如菠菜與綠花椰菜,以保護視網膜,減少黃斑部病變與白內障的風險。
廖國帆提醒,甲狀腺功能低下者應避免過量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白菜與芥蘭,因為其中的異硫氰酸鹽可能干擾碘的吸收,影響甲狀腺功能。
圖/FREEPIK
藍紫色:強化免疫 保護大腦 抑制癌細胞增長
藍紫色植化素種類有花青素、白藜蘆醇、類黃酮、異硫氰酸鹽等。藍紫色蔬果含有大量花青素,能促進體內循環並強化免疫系統。張庭瑜表示,花青素能抗發炎,對大腦有保護作用,適合經常熬夜或壓力較大的族群。廖國帆說,花青素能干擾細胞訊號傳遞路徑,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增長,而異硫氰酸鹽則能促進癌細胞的凋亡。
代表蔬果有藍莓、茄子、紫甘藍、葡萄、紫洋蔥、紫薯等。高壓族群與運動族群應攝取富含花青素與β-胡蘿蔔素的食物,如藍莓、胡蘿蔔與番茄,以減少氧化壓力、提升專注力並促進肌肉修復。因此,多樣攝取植化素外,更要做到均衡飲食,才能真正發揮植化素防癌與保健的效果。
彩虹蔬果飲食法
蔬菜水果的顏色,各具獨特的營養價值,每天盡量吃不同顏色的食材,可降低各類疾病的風險。植化素讓每種植物都有特殊顏色,例如紅色草莓、橙色南瓜、黃色彩椒、綠色菠菜、紫色茄子、黑色木耳、白色山藥等,落實彩虹飲食可以讓生活變有趣,也能攝取到更多元的營養素。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吃不到這麼多種顏色的蔬果也沒關係,紫米飯也可以算其中一種,彩虹蔬果飲食也包含五穀雜糧。她強調,每天收集不同的蔬果顏色,當成遊戲會更有趣,彩虹蔬果提倡讓自己的餐盤繽紛多彩,如果三餐沒達成,不妨來一杯什麼都有的精力湯或綠拿鐵,幫助清除容易致癌的自由基。
圖/123RF
植化素攝取提醒
因為大多數植化素是由蔬菜、水果、全穀、堅果而來,建議糖尿病友避免大量攝取水果類和全榖雜糧類,因為較容易影響血糖。另外,腎臟病友避免大量食用生菜、堅果以及高鉀蔬菜,建議病友與醫生或營養師諮詢個別化建議。
專家提醒,雖然植化素對健康有諸多好處,但它並非萬能,亦不能單獨取代其他營養素或醫療手段。坊間有些誤解認為,植化素是人體必需營養素,或單一種類的植化素能夠解決所有健康問題,其實這些觀點皆有所偏頗。
植化素盡量透過天然食物攝取,才不會有過量的風險,若是透過補充劑或補品加強攝取,務必聽從專業醫師的建議,以免過猶不及。除了均衡攝取植化素外,健康飲食應該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運動、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才能真正發揮植化素的保健效果。
#植化素,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