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Search
五行養生粽 健康享端午
陳玲芳|2025-05-29
  • 字級
  • 77觀看次數

紫蘇起司堅果粽:對應五行的「金」,將起司入菜,佐以南瓜子、核桃等堅果,提供鈣質及好油脂。圖/國健署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隨著端午節臨近,粽子飄香成為節日主角,市面上從北部粽、南部粽到鹼粽、客家粿粽,琳琅滿目,各具特色。然而,傳統粽子多以高油、高鹽食材製作,熱量高且膳食纖維不足,過量食用易造成腸胃負擔,甚至影響健康。為讓民眾在佳節享受美食的同時兼顧營養,台北市衛生局與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各自邀請專家推出以低脂、高纖、天然食材為主的健康粽子設計,融入五行色彩巧思,讓端午飲食更均衡,健康無負擔。

健康粽新趨勢

台北市衛生局邀請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營養師,設計以十穀米部分取代糯米的健康粽,搭配香菇、杏鮑菇、胡蘿蔔、筍塊等蔬菜,增加膳食纖維,降低熱量。營養師指出,市售粽子每顆約100至150公克,熱量高達400至600大卡,相當於1.5至2碗白飯,而新設計的養生粽每顆熱量僅約250大卡,兼顧口感與健康,適合注重養生的民眾。專家建議,民眾可選擇毛豆、黃豆等植物性蛋白作為餡料,搭配當季蔬果如涼拌竹筍或絲瓜湯,讓飲食更均衡,促進腸道健康。

小米紅藜南瓜粽:對應五行的「土」,以未精製的穀物和雜糧製成,是膳食纖維、抗氧化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運用南瓜天然的風味做出的一款創新甜粽。圖/國健署提供

國民健康署則以「我的餐盤」六大類食物為基礎,邀請陳之穎主廚運用創意,結合金木水火土五行顏色巧思,設計變身為5款色香味俱全、「好看又好吃」的健康粽。例如,以南瓜子、核桃入餡的紫蘇堅果粽,提供鈣質與好油脂;以糙米與多種蔬菜製作的湯葉竹筍粽,強化膳食纖維攝取;以紅龍果與豆腐打造的清爽甜粽,則利用天然果糖取代精製糖,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成分。

大合照左起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科長秦義華、阿爾法餐飲集團主廚陳之穎、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麥揚竣。圖/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這些設計不僅提升粽子的營養價值,還能幫助預防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讓民眾吃得安心。

聰明選食 安心過節

專家提醒,粽子熱量高,建議每日食用以一顆為限,或與親友分食以控制熱量攝取。選購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注意粽葉完整無破損、米粒飽滿有光澤,並確認製作環境衛生。端午時節氣溫高,細菌易於7至60度間滋生,購買後應於一小時內食用,或立即冷藏、冷凍保存。食用前需徹底加熱至中心溫度70°C以上,以確保安全。

晶透豆腐紅龍粽:對應五行的「火」,利用夏季鮮果及清爽的豆腐,自然的甜味取代額外的糖分,還能增加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攝取,紅龍果也富含甜菜紅素,具有抗氧化功能。不必開火就能製作的甜品粽,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動手做。圖/國健署提供

賈淑麗指出,國人蔬果攝取普遍不足,78.2%成人每日蔬菜未達3份,88.5%水果未達2份,98%乳品攝取不足1.5份,且71%每日鹽分攝取超標。享用粽子時,建議減少其他主食如飯麵的份量,搭配足量蔬果,達到「天天5蔬果」的均衡飲食目標,並適量使用沾醬以降低鹽分與糖分攝取。

動起來 健康過端午

端午佳節除了品嘗粽子,專家也呼籲民眾適量運動,促進腸胃蠕動並消耗多餘熱量。假期可安排戶外踏青或觀賞龍舟競賽,增加身體活動量,維持健康體位。專家提醒,「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透過聰明選食、健康搭配與適度運動,民眾能輕鬆享受端午美食,無負擔地迎接佳節。

#端午節, #粽子,

2025-05-29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活動首頁 相挺來呷飯 相挺請呷飯 預約復蔬餐 會員查詢 餐廳申請加入 店家管理中心 聯絡我們
美食報導
蔬食地圖

使用社群方式登入

請填寫以下資料成為會員

會員註冊

更新驗證碼

註冊 已有帳號,登入會員

使用社群方式註冊

蔬食地圖

餐廳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登入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