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進入冬天的第一個節氣,台灣人習慣使用中藥材來煮成補湯的方式來暖身補氣,進補多以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為主,現在吃素的人越來越多,素食者該如何「補冬」呢?
在醫院執業的中醫師陳櫂瑔表示,一般來說,素食人士的蛋白質來源較不足,進補時可加入雞蛋、豆腐、毛豆、鷹嘴豆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加強蛋白質補充。
不過,若是有長期便秘、口乾舌燥一類容易上火體質的人,陳櫂瑔則建議改採沙參、玉竹、麥門冬一類的甘涼藥膳來取代傳統藥方。
中醫師陳櫂瑔說,在素食者的補湯中藥方,建議放黨參、當歸、川芎幫助補氣活血,加上木耳、黑豆等平補食材增加口感,也是不錯的選擇。
許多補湯可能摻入米酒,以達到溫通血脈功效,但陳櫂瑔強調,如果飲用摻酒補湯後,一定要避免駕駛,才能維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他提醒,隨季節氣溫轉變,很多人感冒,出現咳嗽、喉嚨腫痛等情況,最好暫緩進補,以避免病情加重。正值生理期的女性也應在月事過後再補,懷孕婦女若有需要進補的,則務必先諮詢醫師意見。
他認為,其實現代人營養已經很充足,如果以「立冬進補」名義,無節制的大補特補,要當心體質不合,可能適得其反。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