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雖然營養價值高,具養顏美容、排便順暢等功效,但糖尿病患、腎臟病患、溼熱體質者,及孕婦或減重者仍應謹慎食用。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夏天是吃榴槤的季節,榴槤堪稱東南亞的水果之王,味道令人又愛又恨,雖然它營養價值高,具養顏美容、排便順暢等功效,糖尿病患、腎臟病患、溼熱體質者,及孕婦或減重者仍應謹慎食用。
常見品種
榴槤獨特的果香深受許多人喜愛,加上熱量與營養價值之高,在東南亞有水果之王美譽。目前市場上看到的榴槤大多從泰國和馬來西亞進口,常見的榴槤品種有5種。
貓山王:果肉橙黃色,肉質細嫩、肉厚果實小,價格昂貴。
竹腳(Teka):果肉淺黃色,黏稠甜甘,稍帶淡苦味,口感綿密。
黑刺(Ochee):果肉橙黃色,肉質細軟如綿花糖,甜中帶苦,入口即化。
青尼(Cha Nee):果肉鮮黃色,口感細緻滑膩,味道甜美。
金枕頭(Mon Thong):果肉淡黃色,氣味不似其他品種強烈,口感更為鮮甜,冷凍狀態下口感有如雪糕。
當榴槤成熟時,植物酶會催化乙硫氨酸,釋放氣味分子,果肉愈熟特殊氣味愈濃;乙硫氨酸中的化學分子有戊酸乙脂和乙硫醇,前者散發水果香味、後者有洋蔥味,兩者混合則呈現濃郁的氣味。
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榴槤功效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分享,每100公克的榴槤具有熱量127大卡、碳水化合物29.7公克、膳食纖維3.2公克、鉀459公克。榴槤具有的功效包括養顏美容、排便順暢、身心放鬆以及營養補充。
養顏美容:中和體內自由基,延緩老化。
排便順暢:膳食纖維幫助順暢,刺激消化液的分泌。
身心放鬆:鉀使血管放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營養補充:榴槤富含不同營養素、礦物質、葉酸及鐵。
網傳榴槤可以治療經痛,榴槤在中醫種屬熱性水果,對於子宮偏寒、經痛的女性而言,具暖宮效果,但目前臨床上沒聽過用榴槤治經痛的方法。
食用禁忌
榴槤屬於高升糖指數的水果,加上熱量很高,一般人一天吃1至2瓣即達建議量,榴槤雖營養密度高也不建議多吃。
患有疾病者也應謹慎攝取,如糖尿病患、腎臟病患、溼熱體質者,及孕婦或減重者。
糖尿病患者:榴槤含糖量高,易影響血糖,建議將飯減量再食用榴槤。
腎臟病患者:榴槤含豐富鉀離子,腎功能不佳則無法有效排出多餘的鉀,易造成身體負擔。
溼熱體質者:榴槤吃多容易上火,導致口渴、消化不良,長有溼疹、痘痘、易口乾舌燥者要少吃。
孕婦或減重者:榴蓮糖分多、熱量高,應避免多吃。
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挑選撇步
挑選榴槤時,可用刀敲擊或搖動果實,並透過聽聲音、看顏色、捏尖刺與聞味道,判斷榴槤是否夠熟。
聽聲音:輕搖幾下,夠熟的榴槤會發出咕咕聲,不熟的則是唧唧聲。
看顏色:偏黃、個頭大、榴槤皮自然開裂,代表榴槤已熟。
捏尖刺:用手捏住2個尖刺的尖端,用力將它們向內捏攏,不費力即代表熟了。
聞氣味:榴槤愈熟散發的味道愈濃,若聞到青草味則代表不夠熟。
榴蓮果實碩大又布滿硬刺,建議切榴槤前要先確認熟度,熟成的榴槤可以分成有果裂和沒果裂2種,可拿1塊布輔助或戴布手套,避免遭硬刺扎到手。
表皮有果裂:從裂縫處將榴槤掰開,或是用刀子沿著裂縫切再剝開,便能順利將榴槤分成兩半。
表皮無果裂:將榴槤的果梗去掉後,底部朝上擺放,從底部觀察榴槤的紋理,可以看到榴槤的分線,從底部下刀沿著分線切即可。
保存方法
榴槤剛切開時最好吃,若想妥善保存榴槤果肉,可將果肉取出後,用保鮮膜包好或者放入保鮮盒中,再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2至3天;冷凍則可保存約1個月。不過,也要盡快吃完,避免冷藏過久影響口感。
#榴槤,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