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Search
微量元素提升免疫力 依身體機能酌量攝取
|2025-02-14
  • 字級
  • 153觀看次數

吃原型食物、不偏食、食材多樣化,就可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到所需的微量元素。圖/123RF

【本報台北訊】你有頭痛、關節痛、容易出疹的困擾嗎?小心是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安法診所副院長吳凱茹表示,微量元素的量雖然少,但是對人體影響深遠,例如缺鐵易貧血、缺氟會提高齲齒的發生率、缺鋅恐引起疲勞、缺硒會導致肌肉無力,這些常聽到的微量元素,人體無法自行製造,需由飲食補充獲取。

人體有七種主要礦物質:鈣、氯、鎂、磷、鉀、硫、鈉,每天需要吸收兩百毫克或以上。其他較常聽到的碘、鉻、銅、氟、碘、鐵、硒、鋅等,稱為「微量元素」,只需微量就足夠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運作。

吳凱茹指出,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多利用綜合維生素補足維生素與礦物質,但是吃保健品小心踩雷,一旦補充過量,則會導致中毒,反而危害健康。她強調,鐵劑是「缺鐵性貧血」的好幫手,若服用過量可能引發急性鐵中毒,輕則嘔吐、腹瀉、腹痛,嚴重的話可能會併發肝硬化和多重器官衰竭。

食材多樣化 營養應均衡

如果身體缺碘,會影響甲狀腺功能導致代謝變差、容易疲憊;吳凱茹說,碘鹽雖然是方便攝取來源,吃過量,也會致使甲狀腺機能不足或亢進,引起甲狀腺炎、甲狀腺腫。她強調,人體缺乏微量元素會有健康風險,但攝入過多則會有導致中毒的危機。

根據國健署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以健康成人而言,鐵需求量是男性每天十毫克、女性十五毫克、孕婦三十毫克;鋅需求量是男性天十五毫克、女性十二毫克;碘是每天一百五十微克、硒每天五十五微克。

微量元素,顧名思義「所需要的量很少」,一般人只要營養均衡,不偏食、食材多樣化,就可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到所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備孕、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以及素食者、年長者、外食族等,可能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素,應諮詢醫師、藥師或營養師,並評估個人身體狀況,避免補過頭。

服用補充劑 過量恐中毒

市售微量元素保健產品很多,有複方、單方的補充劑,也有能量飲、機能飲等,每一種產品的配方和劑量不盡相同,選購時應先查看產品說明,以免劑量超標或與藥物起交互作用。吳凱茹強調,特別是單方補充劑,如鐵、鋅、硒等,更要小心遵循醫囑服用,以免過量而導致重金屬中毒。

吳凱茹建議,攝入微量元素的最佳方式就是健康飲食,均衡攝取國健署「我的餐盤」六大類食物,就能吃到一日所需的微量元素。

另外,盡量吃原型食物,並且少吃加工食品;加工程度愈高,營養成分流失愈多,其中就包括微量元素。

2025-02-14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活動首頁 相挺來呷飯 相挺請呷飯 預約復蔬餐 會員查詢 餐廳申請加入 店家管理中心 聯絡我們
美食報導
蔬食地圖

使用社群方式登入

請填寫以下資料成為會員

會員註冊

更新驗證碼

註冊 已有帳號,登入會員

使用社群方式註冊

蔬食地圖

餐廳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登入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