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Search
我推廣素食的原因 慈心不殺
妙熙|2024-04-16
  • 字級
  • 2467觀看次數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在形體上各有不同而已,將來必定成佛。圖/Unsplash

文/妙熙(人間福報社長)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在形體上各有不同而已,將來必定成佛。因此,對於活生生動物,何忍殺之食之?所以,推廣素食是最大慈悲,是最好護生,更是環保體現。

 

吃素好處多,以我為例,自己出生在佛教家庭,從小就跟著母親到寺院做功課,也很喜歡動物,吃全素至今逾30年,身體健康,尤其,每天處理報社事務,雖然繁忙,但頭腦仍保持清晰,這就是吃素的好處。

 

醫療研究顯示,植物性飲食能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冠心病風險降低四成。此外,健康素食還有減輕腸胃負擔、降低體內毒素、避免尿酸過高等益處。

 

反觀肉食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由於肉類需靠畜牧業提供。根據聯合國發表的報告指出,畜牧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全球人類活動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成八,甚至高於運輸業,這也是對全球環境造成重大傷害的前三大主因之一。因此,人類如果能素食,將對環保帶來莫大助益。

 

至於吃素由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經開示:許多人把素食視為信仰佛教的指標。其實,佛教最早從印度傳入中國時,並沒有規定僧人不許食肉。

 

佛教對於動物,一直秉持著平等慈悲救濟觀念,給予保護。圖/Unsplash

 

《大般涅槃經》裡,佛陀言:「食肉者,斷大慈種。」於是後人為了實踐慈悲精神,而倡導吃素。一直到了南朝,梁武帝出於悲心,制定〈斷酒肉文〉,提倡僧伽全面食素,並鼓勵在家信眾學習,自此,佛教與素食的關係才更加密切。

 

素食之所以能流傳是受到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主張仁愛、提倡孝道,孟子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所以君子遠庖廚。」

 

此外,父母過世服喪期間,子女布衣蔬食,禁斷酒肉;甚至遇上重大祭典時,人們也要齋戒沐浴,以示對神祇的敬畏。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戒殺放生」的觀念與儒家「仁愛」思想結合,也使得素食風氣更加興盛。

 

佛教對於動物,一直秉持著平等慈悲救濟觀念,給予保護。在《緇門崇行錄》裡,記載了許多護生的故事。例如:南朝的法朗法師,將講經所得到的供養,除了拿來刻佛經、造佛像、建塔蓋寺、救濟生活窮困的人之外,看到待宰的牲畜,也會買回去飼養。

 

唐朝慧斌法師,每天出門前,深怕踏傷蟲蟻,都會先以掃帚輕掃地面,以示驅趕,他們這種精神,可以說都是奉行慈悲的具體表現。

 

近代佛教居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書中內容除戒殺、護生、善行之外,還彰顯了因果報應、互助互愛的精神。

 

《法句經》:

 

一切皆懼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

 

世間沒有比生命更可貴的,千萬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傷害了無辜生命。護生,不僅是為對方延命,也是為自己延壽積德。

 

不過,可能有人會說,現代肉食是很普遍事情,也是富裕社會表現。但他們卻不知殺生吃肉會有因緣果報。

 

千百年來碗裡羹,

 

怨聲如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聽屠門夜半聲。

 

這首佛門警語,道盡刀兵劫難(戰爭)源自殺生業力的感嘆,所以,不要小瞧殺生食肉後果。

 

不管從健康或宗教角度,素食一直是人生最好的選擇,盼望有志者一起推廣,共同愛護地球、珍惜生命。

 

《延伸閱讀》純素飲食饗宴 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5月登場

 

不管從健康或宗教角度,素食一直是人生最好的選擇。圖/Unsplash

2024-04-16

相關新聞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活動首頁 相挺來呷飯 相挺請呷飯 預約復蔬餐 會員查詢 餐廳申請加入 店家管理中心 聯絡我們
美食報導
蔬食地圖

使用社群方式登入

請填寫以下資料成為會員

會員註冊

更新驗證碼

註冊 已有帳號,登入會員

使用社群方式註冊

蔬食地圖

餐廳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登入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