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壇天王約克維奇是知名素食運動員。圖/美聯社
【記者石毓琪綜合外電報導】你知道嗎?許多世界級運動員都是素食者,紀錄片《茹素的力量》透過科學研究和運動員實例,強調素食飲食能改善運動員的體能和健康。片中分享研究發現,運動所需的主要能量來自碳水化合物,而非蛋白質,且其實所有蛋白質都來自植物,動物肉只是橋樑角色,在在顛覆傳統認知。
素食對運動表現幫助除了體重管理、提升心血管健康,因為富含複合碳水化合物,能提供持久能量,讓運動員在長時間運動中保持高耐力;蔬果、豆類和全穀物提供豐富的抗氧化劑和纖維,有助於減少運動引起的炎症和氧化壓力,降低受傷風險並促進恢復,同時支持肌肉功能和免疫系統。
去年剛結束的巴黎奧運中,不乏優秀素食運動員,能進入奧運會本身就是一項巨大成就,僅最頂尖運動員才能達成,他們藉由自身亮麗表現,證明遵循素食飲食,也能在高強度體育競技中脫穎而出,本文整理巴黎奧運十大知名素食運動員,一起來回顧他們的蔬食理念和精采表現。
網球男單金牌約克維奇(Novak Djokovic)
網壇「三巨頭」之一約克維奇在2024巴黎奧運順利摘金,完成「金滿貫」,透過長期維持無麩質飲食和植物性飲食,已屆37歲仍在網壇發揮影響力。他在一次記者會上重申自己非「純素主義者」(vegan),但會避免食用動物性食物,「這不僅僅是一種飲食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我非常自豪的一部分。」
女子排球銅牌卡內羅(Macris Carneiro)、卡洛琳娜(Ana Carolina da Silva)
巴西在女排項目4強賽中1分之差不敵美國,最終獲得銅牌,核心成員有2名素食者,有著暱稱「素食仙女」的卡內羅和2018年跟隨她開始吃素的卡洛琳娜,前者幫助巴西拿下東京奧運銀牌和2022年世界錦標賽,後者同樣是東京奧運和世錦賽代表,雙雙在巴黎奧運奪牌,寫進自己的素食成就裡。
卡洛琳娜緊擁卡內羅。圖/美聯社
田徑400公尺跨欄選手普萊斯(Constantin Preis)
普萊斯3度在該項目拿到德國冠軍,代表德國參加2020東京奧運和2024巴黎奧運,他在2018年為減少受傷風險轉為素食主義者(vegetarian),並指出吃素諸多好處,「最根本的是一切都始於更好的血液循環。放棄乳製品,有助於血液循環,肌肉可以得到最佳供給,問題也減少了。」
普萊斯。圖/美聯社
女子擊劍金牌江旻憓(Vivian Kong)
香港擊劍界傳奇女將江旻憓在2024巴黎奧運第三度出戰奧運,曾是世界冠軍和世界排名第一的她,前兩次奧運未能奪牌,終於在巴黎奧運擊劍女子個人銳劍決賽從1:7落後到逆轉摘金,她表示,轉為素食飲食後變得更強壯,就在為香港隊史拿下第3面奧運金牌後宣布退役。
江旻憓(左)。圖/美聯社
女籃金牌陶樂西(Diana Taurasi)
5屆奧運金牌得主老將陶樂西再度領軍美國,在與地主決賽中67:66險勝,拿下第6面金牌。基於健康因素,她在2015年轉向完全植物性飲食,並表示素食主義為自己打開新世界,例如從未想像過的純素漢堡。
陶樂西。圖/美聯社
女子鈍劍選手哈維(Eleanor Harvey)
素食劍客還有加拿大選手哈維,她從12歲起就開始遵循素食飲食,先前哈維在女子鈍劍項目中,儘管團體成績不錯,卻從未取得個人獎牌,2024巴黎奧運最終打進4強,並為加拿大贏得了首枚鈍劍個人項目銅牌。
哈維。圖/美聯社
女子衝浪艾羅斯塔貝(Nadia Erostarbe)
衝浪自2020東京奧運成為奧運項目,2024年巴黎奧運,衝浪仍是正式項目之一,只不過舉辦地點不在巴黎,而是遠在大溪地的泰阿胡波奧海灘。西班牙素食選手艾羅斯塔貝的目標是爭取獎牌,她在比賽初期取得不錯成績,最終被銀牌得主韋布(Tatiana Weston-Webb)擠下,以第5名作收。
艾羅斯塔貝。圖/美聯社
自由車女子個人計時賽銀牌亨德森(Anna Henderson)
英國自由車選手亨德森2024年經歷生涯起伏,她曾兩次摔斷鎖骨,當時她擔心自己的奧運夢可能就此破滅,然而或許與健康素食飲食有關,亨德森及時康復並參加巴黎奧運公路賽和計時賽,並在第一次奧運之旅於女子公路自由車計時賽中獲得銀牌。她表示,素食的確對她的生活帶來巨大且積極的變化,希望更多的自由車選手能加入素食飲食。
亨德森。圖/美聯社
男子5000公尺雷斯(Jonas Raess)
最後是瑞士長跑者雷斯,擁有8個國家冠軍頭銜的他,還是瑞士3000公尺和5000公尺紀錄保持人,繼東京奧運後,巴黎奧運再度出賽,賽中幾名選手摔倒,資格賽成績經過上訴後才確定,雖然雷斯的成績13分55秒無緣晉級,談到選擇素食飲食,他坦言是基於道德原因,他表示,「我自己無法殺死一隻動物。所以我問自己一個基本問題:『如果我無法殺死動物,那為什麼還要吃動物?』」
雷斯。圖/美聯社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