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Search
正確攝取維生素 常見迷思報你知
|2025-02-21
  • 字級
  • 202觀看次數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日本多位醫師澄清關於維生素多種迷思。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本報綜合報導】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元素,分成脂溶性和水溶性2種,很多人對維生素有諸多誤解,以下是日本多位醫師──食品科學教授小林實夏、營養科醫師赤石定典和整形外科醫師落合博子,澄清關於維生素的迷思。

謬誤1:吃350克沙拉,就滿足一日所需維生素

有些維生素不存在於蔬菜中,因此補充其他食物也很重要,例如:具有造血作用的維生素B12不含於蔬菜中。若要攝取每天所需的維生素,均衡食用雞蛋、牛奶或奶製品等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謬誤2:節食時不攝取脂肪,可從沙拉獲得維生素

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脂肪,也無法獲得完整營養。花椰菜等蔬菜中含的脂溶性維生素,與油一起食用會更容易被吸收,因此也要攝取適量的脂肪。

圖/FREEPIK

謬誤3:水溶性維生素溶於水,煮沸會失去營養

確實煮沸時會溶出流入水中,但營養素並不會消失,若將其做成湯品或味噌湯等,連湯一起飲用,就能不浪費地攝取這些營養。

謬誤4:微波爐會破壞食材維生素

微波爐的電磁波不會破壞維生素,有時反而比煮更營養,與煮沸相比,使用電子鍋或蒸煮方式加熱,因為不使用水,能防止水溶性維生素流失。

謬誤5:冷凍蔬菜會失去新鮮度與維生素

蔬菜在新鮮時冷凍可以保持鮮度,並維持蔬菜本身的營養價值。

謬誤6:積極攝取維生素補充劑

過量攝取維生素會有害健康,例如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在體內累積,長期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已有報導指出。日常的飲食已足夠提供身體所需的維生素A。

謬誤7:生胡蘿蔔有大量維生素A

與生食相比,用油炒煮能提高吸收率。胡蘿蔔中含有的β-胡蘿蔔素會轉化為維生素A被吸收,由於它是脂溶性的,用油炒煮會更有助於吸收。

圖/FREEPIK

謬誤8:晚上吃水果更容易獲得維生素效果

「早上的水果如金」這句話強調早晨食用水果的益處,早上是食用水果的最佳時機,在接受紫外線照射之前的早晨攝取,可以預防肝斑。

謬誤9:透過窗戶晒太陽也能生成維生素D

維生素D是透過紫外線B波(UVB)生成的,但透過玻璃時UVB會被阻擋,因此無法使人體有效生成維生素D。

謬誤10:維生素C能預防感冒

靠維生素C預防感冒的說法無科學根據,但維生素C確實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然而並不代表它能有效預防或治療感冒。

謬誤11:維生素C最佳來源是檸檬

如果想攝取維生素C,大家通常會想到極酸的檸檬,但其實青椒和甜椒的維生素C含量更高,更值得推薦。

圖/FREEPIK

謬誤12:年紀大時維生素吸收率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維生素的吸收率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維生素B12的吸收率確實會下降。

如果缺乏維生素B12,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要特別注意。

2025-02-21

相關新聞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活動首頁 相挺來呷飯 相挺請呷飯 預約復蔬餐 會員查詢 餐廳申請加入 店家管理中心 聯絡我們
美食報導
蔬食地圖

使用社群方式登入

請填寫以下資料成為會員

會員註冊

更新驗證碼

註冊 已有帳號,登入會員

使用社群方式註冊

蔬食地圖

餐廳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登入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