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大陸植物肉新創品牌珍肉推出各種植物肉商品,盼能取代各種亞洲肉類的菜色。圖/WeChat
【本報台北訊】人類對於肉類大量需求,大量的畜牧業養殖排放的廢氣、廢水,造成地球沉重的負擔,加上新冠疫情的加溫作用,民眾的消費意識轉向較為環保健康的人造植物肉,除了知名的美國植物肉品牌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大陸也加入這個商機大的市場,開發人造植物肉品牌。
過去半年多新冠疫情大流行,讓大陸的消費者開始注重飲食健康跟衛生,加上非洲豬瘟重創供應量大減,讓植物做成的替代肉崛起,美國植物肉大廠研發以植物來源來替代肉類,環保健康的形象獲得消費者青睞,大陸目前開發出以純豌豆蛋白為基底,生產人造肉丸、肉餅、牛排豬排、小龍蝦甚至小籠包,用亞洲口味區隔植物肉市場,中秋節甚至聯合上海老字號「老大房」推出植物肉系列鮮肉月餅。
圖說:珍肉推出的植物鮮肉月餅。圖/WeChat
至於消費者的接受層度上,有顧客認為還是跟肉類有所差異,但口感真的很接近了,而且相較於動物肉類,植物肉更健康一些。不過也有顧客認為,這種新興的植物肉會因為新奇想嘗試,但還是會想吃真正的肉。有些顧客則說:「畢竟是人造的,而且它還貴一點,如果它便宜點我還覺得OK。」
珍肉執行長呂中茗,早年是在生產減重健身長肌肉用的蛋白棒,後來發現植物性蛋白潛力無窮。亞洲消費者已經能接受豆干做的素腸素肉,進一步改良口感,取代肉燥等豬肉為主的亞洲菜色可行性高,豌豆蛋白比起容易受中美貿易戰等外力影響的大豆(黃豆),價格與來源也更穩定。但分析認為,決勝關鍵仍然在於口味與價格。
圖說:珍肉執行長呂中茗。圖/WeChat
呂中茗說:「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像一些已經非常成功的Beyond Meat或Impossible Food這樣的國際巨頭,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是整個的畜牧業,是動物蛋白的產業,所以我們認為這是把蛋糕做大的遊戲。」
市場研究專家卡文德認為,「絕大多數的人都表示願意嘗試一次,真正的問題是他們會不會喜歡,他們是否認為它可以成為日常飲食,無論是在家煮飯或外食,但如果他們喜歡就會持續消費。」
圖說:新興的植物肉吸引消費者的新奇感,至於是否能取代肉類,決勝關鍵仍然在於口味與價格。圖/WeChat
人造植物肉龍頭BeyondMeat成功取代肉類需求,去年率先掛牌上市,股價大漲,其他領導品牌也跟著快速開闢海外市場。國際大型市調業者的報告,對全球人造替代肉品的潛力十分看好,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可達到一兩百億美元之多,大陸除了珍肉之外,也還有香港的OmniPork等好幾家植物肉業者正在急起直追。
圖說:美國植物肉品牌BeyondMeat推出的未來香腸。圖/BeyondMeat
圖說:香港社會企業GreenMonday推出的植物新豬肉。圖/Omnipork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