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肉多蔬,積極減少碳排,是拯救地球生態、人類生存永續的重要行動。圖/記者徐郁淳
【記者徐郁淳綜合報導】台灣迎來史上最熱11月,全球暖化人人有感。過去110年間,台灣年平均溫度上升1.6℃;海平面以每年3.4公分的速率上升,是世界平均值的二倍。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7)」甫在埃及落幕,除了化石燃料減排,另一項被漠視的是「糧食生產系統」減排,透過人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落實的「少肉多蔬」飲食轉型,積極減少碳排,是拯救地球生態、人類生存永續的重要行動。
全球將近4成耕地都被用來種植動物飼料,為了種植這些作物必須砍伐大片森林。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近日立法院將重啟協商《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呼籲各黨支持由多個生態環保團體,共同連署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修正動議,跟上國際從「糧食生產系統」減少碳排的積極作為,納入推廣少肉多蔬的條文,引導國人從日常飲食做起。
國人肉食量愈吃愈多 恐吃掉下一代的未來
動物社會研究會根據農委會2020年各類糧食供給量,並以牛津大學5的模型考量各類糧食的生命周期評估,保守估算當年度國人所攝入動物性食品(含肉、蛋、奶、水產)的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近37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台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約13%。
牛津大學2018年估算40種食品完整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顯示肉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明顯高於植物性蛋白質,其中以牛肉排名第一,每100克蛋白質排放50kg二氧化碳,比豆類和小扁豆等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高出50-100倍,飲食中減少肉類攝取,尤其紅肉,改吃豆類,可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保守估算當年度國人所攝入動物性食品(含肉、蛋、奶、水產)的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近37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多蔬少肉 可拯救自身於水火
動社表示,蔬食政策已是國際趨勢,全球不同層級政府紛紛提出加嚴減肉的規定。丹麥去年便將減排概念納入國民飲食指南,建議多蔬、少肉,並且將每周肉類建議攝取量減少30%,從500克減少至350克;美國許多地區也有相關政策,例如舊金山針對公共食品採購祭出規範,要求公立醫院「肉食採購量」2023年須減少15%、監獄2024年減少50%等。
動社呼籲,氣候法修法若能納入蔬食相關條文,將可展現台灣在蔬食政策上的積極度,進一步與全球淨零趨勢接軌。
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動社補充,人類所面臨的挑戰,從環境汙染到氣候危機,工業化畜牧密集飼養造成的動物痛苦與人畜共通疾病威脅,核心都是「食物」。政府應立即採取行動,引導國人降低動物性食品的過度攝取,停止不永續不友善的生產方式,如:工廠化集約畜牧、無差別捕撈等 、發展植物性蛋白質替代食物,並減少畜牧生產過程的能源損耗、汙染與廢棄物處理等。
報導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