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國中小推動「每周一餐無肉日」至今10年,但仍有三成學生有要吃動物性蛋白質的迷思。圖/Pexels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行文國中小,推動「每周一餐無肉日」至今10年,但參與學校不增反減、周期拉長,雖然學生對蔬食負面反應趨緩,但仍有三成以上的學生認為就是要吃肉。今(16)日朝野立委和民間團體舉行記者會指出,「蔬食是人類可以減緩並因應氣候變遷的主要方法之一」,呼籲政府落實健康飲食教育,積極達成多蔬少肉的目標。
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張章得說,執行每周一餐無肉日的學校,今年和十年前比少了162校,各校實施無肉日每周一次的頻率從67.06%下滑到55.69%,雖學生對蔬食的負面反應趨緩,但仍有34.35%的學生認為就是要吃肉。
圖/Unsplash
友善動物協會共同創辦人張家珮說,部分國人有「只吃蔬食不夠營養,吃肉才健康」的錯誤觀念,但妥善規畫的全蔬食飲食可提供所有族群均衡完整的營養,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病和癌症的風險。
張家珮呼籲衛福部除了提供素食飲食指南外,還要跟世界接軌,跟進歐美國家,積極發布聲明正面表述,破除「吃肉才健康」的觀念。
圖/Pexels
民進黨立委莊競程說,建立健康低碳的飲食型態,同時可以守護環境也守護健康,國健署的報告指出,國人蔬果攝取普遍不足,18歲以上成人每日攝取「3蔬2果」比例僅達13.8%,他認為教育部應持續鼓勵國中小實施「無肉日」活動,從小培養蔬果飲食的習慣。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表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9年公布報告,「蔬食是人類可以減緩並因應氣候變遷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能在政府採購、健保、教育推廣等涉及公眾營養和健康政策的面向上鼓勵蔬食,將有助於節約糧食資源,減少國人健康照護支出。
佛光山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佛大很樂意推廣蔬食,也願意運用健康與創意蔬食產業學系的資源,提供團膳業者和學校廚師短期培訓課程,蔬食系的三位學生也將自己研發的三款蔬食餐盒帶到記者會現場,證明用心就能達到目標。
圖說:佛光山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 圖/取自網路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