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因國內有一家醫院有標準品,解剖檢驗死者血液中含有「米酵菌酸」。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2死,衛福部28日晚間公布從死者驗出台灣首見的毒素「米酵菌酸」。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臉書表示,米酵菌酸是粒線體毒素,若將地球比喻成人體、國家比喻成細胞,粒線體就是國家的發電廠,米酵菌酸的作用即是對全球所有發電廠發起無差別攻擊,等於讓全球直接陷入停電狀態。
王介立表示,換到人體,就是細胞無法進行呼吸作用,無法產生能量,因此就是全面性的細胞死亡,最耳熟能詳的粒線體毒素,就是氰化物。
他表示,目前已知這種毒素只由一種細菌產生,細菌名稱叫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 cocovenenans),不是一個常見的人類致病菌,「意思是,這隻細菌不會入侵人體造成疾病」,但細菌是廣泛存在於環境之中。
關於米酵菌酸在過去造成的案例,最早是在印尼,來自一種叫Tempe bongkrek的食品,使用椰肉副產品製成,發酵過程中使用Rhizopus oligosporum黴菌。
首次報告於1895年,特別是在爪哇島,而主要事件在1951年至1975年間有7216人受影響、850人死亡。
1988年後,雖然印尼官方禁止生產tempe bongkrek,但偶爾仍有中毒事件發生,整體死亡率平均為60%。
而隨後的報告在中國,王介立表示,主要來自於發酵玉米製品,用於製作麵包、麵條和餃子,南方地區的掛糖糕和半數可能受土壤汙染的白木耳也與中毒事件有關。
圖為示意圖。圖/Freepik
從1953年至1974年在黑龍江省報告665人受影響、288人死亡;1990年至2006年在廣西報告121人受影響、76人死亡。
王介立表示,2015年非洲莫三比克報告首次非亞洲地區的中毒事件,影響了飲用自製發酵玉米粉飲料的人群,造成75人死亡。
他指出,具體影響細菌產生毒素的有利條件,包括溫度、pH值、NaCl濃度以及脂肪酸類型。
溫暖的環境下較為活躍,理想溫度範圍為攝氏22至30度,與天貝的製作條件相似。
第二是pH值,較為中性至微鹼性的pH值(6.5至8.0)有利於毒素產生;第三是NaCl濃度,低於1.5至2%的鹽濃度更適合BA的產生。
第四是脂肪酸類型,當脂肪酸濃度在20至50%時,尤其是甘油、油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和棕櫚酸,有利於毒素產生。只要條件適當,2天的培養就可產生2至4 mg/g的毒素量。
目前關於此毒素的毒物動力學性質仍然報告不多,但王介立表示,因為它是高度脂溶性,因此推測其在人體內的分布體積很大,「而這通常也代表血液透析或血漿交換等治療,移除毒素的效果是很差的」。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