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料屬於高油高糖的產品,可增添粽子風味,卻也會導致吃進過多熱量。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端午節不只南北粽之爭,沾醬也各有擁護者。食藥署提醒,粽子添加多種含鈉的調味品,醬料只是提味,應「少量沾醬」或直接品嘗粽子原味,避免攝取過多鈉與糖。另,沾醬在常溫下,開封後應盡快食用完畢,一旦與空氣接觸,就應放置冰箱保存。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民眾吃粽子習慣淋上一圈醬料,但是重口味飲食容易身體水腫,也可能因為過度飲食而發胖。民眾最常問醬料如何保存,他指出,「只要超過保存期限就應該丟掉」,今年端午節若看到冰箱還有去年未食用完的甜辣醬、海山醬以及煉乳、果糖等,應立刻斷捨離。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指出,醬料屬於高油高糖的產品,應適量食用,且在選購前,也要看清楚是否含有防腐劑。目前二烯酸及其鹽類、苯甲酸及其鹽類等防腐劑為合法添加,但使用量要符合「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也必須依規定標示防腐劑。
圖/資料照片
蕭惠文提醒,沾醬是讓傳統美食加分的重要配角,鹹甜醬料風味各異,製造流程也大不相同,民眾在選購、保存及食用粽子沾醬前,務必留意以下事項。
1.聰明選購:選擇有食品業者登錄字號及信譽良好的業者,並留意店家環境衛生及儲存條件是否適當,檢查產品包裝完整及標示是否清楚。
2.避免汙染:使用時應以乾淨且乾燥器具挖取醬料,使用完畢後應確實密封貯存,避免微生物汙染。
3.適量食用:多數調味醬具有較高鈉含量或糖分,應避免過量攝取。
4.妥善保存:確認產品標示,注意有效日期是以未開封狀態而定;開封後,可放置於冰箱或陰涼處,並盡早食用完畢。
宜蘭大學學術副校長謝昌衛表示,北部粽先將米與配料炒過,再以蒸的方式料理,味道本身就比較重,搭配甜辣醬可提升更好風味。
而甜辣醬是以辣椒醬為基底,另加入番茄醬或味噌等其他原料調配而成。醬料在製程中經加熱處理,並透過降低水活性或調整酸鹼值來延長保存期限,不一定要加防腐劑。
謝昌衛解釋,民眾常有「防腐劑不健康」的迷思,實際上,防腐劑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防止食物腐敗、延長保存期限,他強調,保存方式才是重點,已經開封的醬料,就會接觸到空氣或是勺子很容易帶入微生物,建議低溫冷藏保存,需要時再用乾燥勺子挖取,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滋生,延緩變質。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