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提醒,吃火鍋頻率1周最好不要超過2至3次,並提供聰明吃火鍋3訣竅。圖/Copilot
【本報台北訊】冷氣團來襲,大啖熱呼呼火鍋無疑是最大享受,但營養師吳欣陵提醒,吃火鍋頻率1周最好不要超過2至3次,並提供聰明吃火鍋3訣竅,注意食材選擇,不僅讓肥胖不上身,三高、痛風患者也能健康吃鍋。
吳欣陵在臉書指出,其實火鍋沒有族群不適合,重要的是吃鍋頻率,最關鍵則是食材和湯底,由於火鍋店的火鍋料和食材較固定,可能無法多樣化攝取營養素,建議要多方攝取食物為佳。
她分享吃鍋3訣竅,一般民眾和三高、痛風患者也能安心吃鍋,包括優先選擇清澈湯底、醬料可見底,以及避吃油炸物、少吃火鍋料。
訣竅1:優先選擇清澈湯底
應優先選擇昆布、和風等清澈湯底為主,另提醒愛喝湯的人,記得煮東西前就先喝湯,因為最後才喝湯,會喝下滿滿油脂和鹽分。
吳欣陵提醒,牛奶鍋、番茄鍋和麻辣鍋湯底暗藏危機,三高患者應特別留意。牛奶鍋大多會另用奶油提香;有些店家的番茄鍋會混番茄醬;麻辣鍋高油高鈉,千萬別拿來煮菜。
此外,藥膳鍋因中藥材的代謝與腎臟有關,腎臟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痛風患者則不建議選擇菇類等食材,因普林含量高,易導致病發;嗜辣者建議用新鮮辣椒煮湯頭更安心。
若是自己在家煮火鍋,建議多以當季新鮮蔬果熬煮、自製火鍋湯底,但糖尿病患者盡量以蔬菜熬煮為主,避免過量水果,否則造成血糖升高。
麻辣鍋高油高鈉,千萬別拿來煮菜。圖/FREEPIK
訣竅2:醬料可見底
火鍋店醬料選擇多元,吳欣陵建議,最簡單分辨醬料是否健康的方法,就是將醬料放在醬料盤上,可以看到盤底,幾乎都是相對健康的選擇,如醬油和醋。
她表示,醬料若是天然食材,都算是蔬菜食物,可以多食用沒關係,吃多也不太會造成健康上負擔,例如薑;較不建議的醬料,如沙茶醬、豆瓣醬等不見底醬料。
過量攝取較不健康的醬料,熱量、鈉含量容易過高,且還有高油高糖問題,若有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
訣竅3:避吃油炸物、少吃火鍋料
吳欣陵建議,火鍋食材以新鮮蔬菜、非加工製品為優先吃,而對身體負擔較安全的澱粉,如玉米、芋頭、南瓜等也可以吃,但最好將澱粉放在最後吃,不過澱粉中的冬粉是超級吸油食材,盡量避免。
油炸類食物則最好不要吃,如王子麵、意麵、油豆腐、油條、炸豆皮等,還有百頁豆腐屬於加工製品,成分有一半是用油脂組成,非常不建議食用。
火鍋料部分建議不要吃,但若真的要吃,需少量攝取;蒸煮麵、烏龍麵等麵類,因麵食本身易升醣,能避開或減少吃更好。
資料來源:火鍋「超吸油食材」是它!營養師教「吃鍋3訣竅」健康重點在頻率
圖/FREEPIK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