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Search
夏季補水防中暑 養生茶飲齊上陣
|2025-07-08
  • 字級
  • 188觀看次數

中醫提醒,夏季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炎炎夏日喝對飲品安心又健康。圖/FREEPIK

【本報台北訊】夏季高溫讓不少民眾出現疲倦乏力、口乾舌燥、睡眠品質下降等不適,中醫提醒,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若不喜歡沒有味道的白開水,也可自製清爽電解水,或生津補元氣的養生茶飲,炎炎夏日喝對飲品安心又健康。

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藍士凱表示,夏季暑氣當令,暑性炎熱且常夾溼,容易耗傷津氣,氣溫高、流汗多,日照長、體力消耗大,更需注意水分與氣的平衡,慎防脫水、中暑或熱衰竭,補充水份首選為開水、電解質水。

許多人常因開水無味,每日飲用量不足,他建議,可適量補充低糖電解質飲品或自製電解水,食材包括水、適量鹽巴、少許蜂蜜及檸檬汁。

他表示,也可以諮詢中醫,由醫師針對外在環境變化、個人內在體質改善設計,開立合適的夏季茶飲,提升補水意願。

藍士凱說明,觀察夏季的中醫門診,最受民眾喜歡的養生茶飲是「養氣生脈飲」,主成分為人蔘、麥門冬、五味子等。

人蔘含有人蔘皂苷,可補元氣、補虛損,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是滋補體力、恢復活力良方。

若人蔘能搭配其他藥材組成複方,即可提升人蔘益處,並平衡其易上火特性,如麥門冬、五味子有助益氣生津、止汗止渴、補氣提神,很適合做為日常保健茶飲。

同時,他也提醒,養生茶飲並非一帖萬靈,適合自己的體質與調整生活習慣最重要。

圖為示意圖。圖/123RF

3招防熱傷害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預防熱傷害原則的降溫避暑關鍵,包括著涼爽衣物、補充水分、注意或減少曝晒於高溫環境。

衣著保持涼爽:穿著輕便、寬鬆、透氣的衣服,外出時攜帶遮陽帽、陽傘;在室內時,關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減少更多熱能產生,並增加空氣流通,適當開啟風扇與空調。

補充水分,別渴了再喝:依據天氣、活動量及流汗量適度補充,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為感到口渴時,表示身體已處於缺水狀態。

建議保持每天喝至少2000毫升開水,避免含糖、含酒精飲料,以免加重脫水。從事高強度的活動或工作者,大量流汗時,可適度補充有電解質(鹽分)的飲品。

提高警覺,關心自己與他人:留意中央氣象署所發布的高溫警訊,嬰幼童及長者避免於早上10時至下午2時外出,若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晒措施。

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友人的身體狀況,若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熱傷害徵兆,請立即離開高溫環境,並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必要時盡速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資料來源:天熱口渴又不愛喝白開水?中醫教你自製「蜂蜜檸檬電解水」幫助補水

圖為示意圖。圖/123RF

2025-07-08

相關新聞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會員查詢 餐廳申請加入 店家管理中心 聯絡我們
美食報導
蔬食地圖

使用社群方式登入

請填寫以下資料成為會員

會員註冊

更新驗證碼

註冊 已有帳號,登入會員

使用社群方式註冊

蔬食地圖

餐廳會員登入

更新驗證碼

登入 忘記密碼